融信财经网
融信财经

做价值资讯构建者

快讯:
美国将40家涉助俄军实体列入贸易限制清单 包括11家中国实体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31日04时15分在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北纬43.65度,西经127.75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路透,知情人士称,随着北京继续就关税替代方案进行谈判,近期商务部召开会议,要求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企业,暂停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欧洲国家进行重资产投资计划。 据澎湃,受第21号台风“康妮”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出行安全,铁路部门计划对10月31日至11月1日途经杭深高铁、沪昆高铁、杭昌高铁、合福高铁等线路部分旅客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 据深圳特区报,10月30日,深圳“9·29”楼市新政出台已满一个月。从乐有家研究中心、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获悉,一个月来,全市新房市场量突破1万套;二手房网签量环比增长88%,看房量增长近5成,议价空间缩小,成交价止跌回稳。 据北京商报,10月30日走访发现,当前北京新房项目销售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少楼盘明确提出即将在月底收回既有优惠,更有开发商为了冲刺全年回款任务,开始缩短筹资周期。这样的底气来自新房市场成交的走高:10月截至27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总成交量已达到4042套,环比上涨43.5%,已经超过9月全月水平。
首页 > 上市公司 > 正文

上能电气核查结束复牌 储能概念火热或迎爆发期

来源:融信财经网  日期:2021-08-26   阅读:189717

   经过二次停牌核查后,8月25日,上能电气公告核查结束并复牌。复牌当日,上能电气报收158元/股,较上一交易日跌9.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行业上涨具备逻辑,对上市公司来说,股价上行多是好事,但是介于行业的周期性,需要在上涨的时候抓住机遇,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抢抓市场份额。”

   10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达264%

   公告显示,7月21日至8月10日期间,上能电气股价涨幅达263.79%,累计换手率为228.58%,期间4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1次触及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

   因公司股价异常波动,8月9日,上能电气首次停牌核查,然而9日、10日两个交易日内,在市场的火热追捧下,上能电气股价涨幅达32.15%。自8月11日起,上能电气又开始了二轮停牌核查。上能电气两次核查发现,公司并未存在异常情形,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的说明。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告诉记者,“虽然储能行业尚处于形成阶段,但巨大的市场空间给了一二级市场巨大的预期,吸引一二级市场资本持续投入和加持。”

   北京亿特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表示,“储能概念股走强与国家接连的鼓励发展政策息息有关,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快速提升是内在因素,二级市场短期内出现了一些炒作现象。”

   记者了解到,上能电气储能主要产品是储能双向变流器,在储能电站中占比较小。且目前储能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期,尚未完全清晰,还不具备经济性。2020年度、2021年一季度,公司储能相关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99%、7.16%,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小,公司目前还是以集中式逆变器的销售为主。

   盘和林分析,“上能电气主要推动力不是储能,而是其光伏逆变器,这在光伏领域是一个关键部件。当然,储能行业受到重视和当前电网建设重点改变有关。当前电网建设从鼓励光伏转变为规划以帮助能源消纳。实际上大量电力资源是非均衡消耗,比如用电时间不均衡,比如用电区域不均衡,通过储能,能够将短期富余电力储存,从而降低发电端的需求,平衡峰谷电力需求。”

   上能电气还提示风险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能电气(宁夏)有限公司10GW高效智能逆变器工厂正式投产,目前在手订单仅100MW,业务占比也不高,存在项目效益不达预期的风险。

   储能概念火热或迎爆发期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鼓励发电企业自建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同时,允许发电企业购买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

   8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对《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讲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明确提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应建立“企业负责、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

   东方财富证券分析师何玮认为,不久前发布的发电侧调峰能力政策,标志着国内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后续可期待的政策还包括容量电价、输配电价等机制改革。从全球看,储能业已经进入爆发期,装机量及出货量有望更高。在供给端,海外严苛的认证标准抬升了储能进入壁垒。

   祁海珅也认为,“长期来看,储能市场的需求非常大,有每年成倍增长的装机趋势,未来5年的储能装机总规模有望达到300GWh,按照系统装机单价1元/Wh左右初步测算,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未来10年就会有万亿元的市场规模空间。”

   王赤坤表示,“由于发电和用电存在错峰的情况,当发电大于用电时,电力存在巨大浪费情况,需增加蓄电、储电来调节发电用电当前错配。但市场需求和规模较小,蓄电储电因成本巨大,整体市场弱小,从经济角度看,市场效益不足以分担蓄电储电成本,储电储能市场并没有大规模发展。”

   “随着水电进一步成熟、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方兴未艾,特别是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各种电力发出巨大电量,与此同时,用电规模和用电规律变化较小,发电用电当前错配加剧,电力浪费和电力储备需求进一步增加,市场潜在需求和潜在规模迅速增长,储能储电技术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储能成本,成本和市场效益的此消彼长推动了储能行业的兴起。”王赤坤补充道。

   在盘和林看来,储能行业未来发展仍存挑战,“储能行业未来前景良好,但储能方式未来谁是主流还不好说,其实前几年就有空气压缩储能非常火爆,储能的方式非常多,市场还没有决出优劣。而在储能行业中,存在的困难主要在于储能行业是规划主导,需要电网建设中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且部分储能方式存在技术瓶颈。”


相关阅读

融信财经声明

本站内容含有独家调查及具有价值资讯的转载,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稿件版权归原创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对融信财经网的独家内容进行转载及建立镜像。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融信财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9 www.fif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