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财经网
融信财经

做价值资讯构建者

快讯:
美国将40家涉助俄军实体列入贸易限制清单 包括11家中国实体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31日04时15分在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北纬43.65度,西经127.75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路透,知情人士称,随着北京继续就关税替代方案进行谈判,近期商务部召开会议,要求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企业,暂停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欧洲国家进行重资产投资计划。 据澎湃,受第21号台风“康妮”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出行安全,铁路部门计划对10月31日至11月1日途经杭深高铁、沪昆高铁、杭昌高铁、合福高铁等线路部分旅客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 据深圳特区报,10月30日,深圳“9·29”楼市新政出台已满一个月。从乐有家研究中心、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获悉,一个月来,全市新房市场量突破1万套;二手房网签量环比增长88%,看房量增长近5成,议价空间缩小,成交价止跌回稳。 据北京商报,10月30日走访发现,当前北京新房项目销售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少楼盘明确提出即将在月底收回既有优惠,更有开发商为了冲刺全年回款任务,开始缩短筹资周期。这样的底气来自新房市场成交的走高:10月截至27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总成交量已达到4042套,环比上涨43.5%,已经超过9月全月水平。
首页 > 科创板 > 正文

泰坦科技IPO转战科创板,中信证券突击入股

来源:融信财经网  日期:2020-06-17   阅读:6578708


今年3月,证监会以及上交所纷纷发布相关文件,针对何为“科创属性”进行进一步确定和细化,其中,金融科技、科技服务等行业领域被纳入科创板行业范围。得此消息,这让曾挂牌新三板失败的“科学服务第一股”泰坦科技立马筹备转战科创板IPO。

6月16日,泰坦科技上市发行获得通过。而在今年4月开启“二战”旅程之后,其闯关速度也相当惊人,仅两个月即告捷。

据悉,此次科创板IPO,泰坦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906.23万股。募集资金5.35亿元,将分别用于“网络平台升级改造建设项目”、“研发分析技术中心扩建项目”、“工艺开发中心新建项目”、“销售网络及物流网络建设项目”。

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中信证券,联席主承销商是光大证券。

首发上市申请被否,现为二次冲关科创板

公开信息显示,泰坦科技成立于2017年,并在2013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当前注册资本为5718.66万元。

在招股书中,泰坦科技介绍称,经过13年的发展,其已搭建了具有国际化视野、供应链整合、专业化咨询的科学服务平台,并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科学服务提供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泰坦科技首次冲关折戟后的第二次冲关科创板。

作为新三板市场曾经的科创板“种子”选手,泰坦科技的科创板之路颇为坎坷。回顾此前情况来看,早在2019年3月,泰坦科技董事会即通过拟在科创板上市的议案。

2019年4月11日,泰坦科技首次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其新三板挂牌时的主办券商光大证券,拟募集资金额为4.15亿元。

然而,历经5个月有余,四轮问询反复沟通,泰坦科技的科创板之路还是走向了终结。2019年9月,上交所披露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25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泰坦科技首发上市申请被否。

据悉,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司未能准确披露业务模式和业务实质,未能准确披露其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和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的情况。

中信证券突击入股,持其0.44%股份

而再度IPO冲关的保荐机构由第一次的光大证券变更为中信证券。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今年1月与泰坦科技签署辅导协议,而再往前一个月,中信证券突击入股泰坦科技。

2020年1月16日,中信证券与泰坦科技签署了辅导协议。2019年12月24日,梁超英和中信证券完成股份转让的交割,将其所持泰坦科技12.8万股股权转让给中信证券,转让价格为29.63元/股。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中信证券持有泰坦科技0.44%的股份。

泰坦科技表示,中信证券29.63元/股的价格受让价格与公司2019年12月增资价格一致,价格公允。

经申报会计师核查,公司报告期历次增发及转让的定价依据及其商业逻辑合理,与同期并购交易、PE入股价格不存在重大差异,报告期间不存在需要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对招股书“包装”,为二次科创板IPO成功铺路

为了重新上会,泰坦科技在这大半年里面进行了“包装”。

本次泰坦科技申报的招股书中,此前被上交所着重关注的事项相关表示也进行了修改。其在主营业务中删去了有关“专业技术集成”的字样,修改后的主营业务为“为科研工作者、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人员提供科研产品及相关配套服务”。

主要产品方面包括科研试剂、科研仪器及耗材、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也删去了前次招股书中的“相关技术集成服务”。

在核心技术方面,前次招股书中将泰坦科技的核心技术总结为生产类核心技术和技术集成服务类核心技术两大类。

其中技术集成服务类核心技术包括用户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化合物信息处理技术、智能仓储物流技术。

在本次招股书中,核心技术被重新分为以产品研发为主的产品类技术和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平台类技术,平台类技术主要包括智能云平台技术、智慧仓储物流技术。

从具体技术介绍来看,此前的“技术集成服务类”技术和现在的“平台类业务”大致相近,基本上是针对科研行业的信息化平台和仓储物流系统建设的相关技术。

泰坦科技表示,本次招股书的修改旨在为了更加清晰披露公司业务模式和实质,并准确披露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和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情况。

市场竞争激烈,未来仍存不确定性

与其他硬核的科创板企业不同,泰坦科技提供的并非各类“黑科技”的产品,而是专业的科学服务。在掌握客户需求后,泰坦科技研发建设自主品牌,并以OEM的模式进行生产。

泰坦科技就业绩情况来看,2017-2019年,泰坦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64亿元、9.26亿元、11.4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855.54万元、5992.66万元、7411.79万元,均有稳步增长。

2020年一季度,泰坦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下降9.34%;综合营业利润260.53万元,同比下降80.08%,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另外,在上次科创板申报中,泰坦科技被指缺乏“科创含量”,主要理由为研发费用占比较低。

在更新2019年数据后,泰坦科技2017年-2019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88.46万元、2998.44万元和3648.33万元,3年累计9535.24万元,符合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大于等于金额6000万元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行业巨头赛默飞、安捷伦、默克等都在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这些国际巨头在品牌声誉、产品质量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国内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泰坦科技未来的发展还充满不确定性,而此次泰坦科技由新三板转向科创板,其后续表现仍将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相关阅读

融信财经声明

本站内容含有独家调查及具有价值资讯的转载,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稿件版权归原创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对融信财经网的独家内容进行转载及建立镜像。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融信财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9 www.fif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