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财经网
融信财经

做价值资讯构建者

快讯:
美国将40家涉助俄军实体列入贸易限制清单 包括11家中国实体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31日04时15分在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北纬43.65度,西经127.75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路透,知情人士称,随着北京继续就关税替代方案进行谈判,近期商务部召开会议,要求包括比亚迪、上汽集团在内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企业,暂停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欧洲国家进行重资产投资计划。 据澎湃,受第21号台风“康妮”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出行安全,铁路部门计划对10月31日至11月1日途经杭深高铁、沪昆高铁、杭昌高铁、合福高铁等线路部分旅客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 据深圳特区报,10月30日,深圳“9·29”楼市新政出台已满一个月。从乐有家研究中心、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获悉,一个月来,全市新房市场量突破1万套;二手房网签量环比增长88%,看房量增长近5成,议价空间缩小,成交价止跌回稳。 据北京商报,10月30日走访发现,当前北京新房项目销售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少楼盘明确提出即将在月底收回既有优惠,更有开发商为了冲刺全年回款任务,开始缩短筹资周期。这样的底气来自新房市场成交的走高:10月截至27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总成交量已达到4042套,环比上涨43.5%,已经超过9月全月水平。
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央行新增买断式逆回购 增强流动性调节能力

来源:融信财经网  日期:2024-10-29   阅读:201468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国人民银行10月28日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以下简称“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梳理央行现有流动性投放工具,根据期限由短至长,主要包括7天期、14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和降准,1个月到1年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较为欠缺。接近央行人士指出,此次央行在现有工具基础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买断式逆回购有利于缓解由于流动性预期不稳定带来的资金分层压力。”华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周冠南指出,由于此前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期限选项较为单一,当面临较大的短期资金波动,例如跨节、政府债券大量发行时,经常通过大量开展7天期、14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来对冲短期资金缺口,但短钱投放过多或使得未来的资金稳定预期下降,机构被迫提高备付水平,导致资金分层加剧。

        央行在此节点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有利于更好对冲四季度MLF集中到期,更有能力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Wind数据显示,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到期,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年末现金投放等,届时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面临较大补缺压力。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降准0.25至0.5个百分点。

        接近央行人士指出,买断式逆回购定位为流动性投放工具。此次推出的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不同利率投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中标,机构的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这既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也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而凸显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

        有分析指出,央行操作工具更多元,有望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债券押品被冻结,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出现违约等极端情形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更多海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后,他们更习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买断式回购。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既是丰富自身操作工具,也可对市场发展买断式回购业务形成示范作用,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


相关阅读

融信财经声明

本站内容含有独家调查及具有价值资讯的转载,转载内容已注明来源,稿件版权归原创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对融信财经网的独家内容进行转载及建立镜像。

 

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融信财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9 www.fif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