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财经 | 王浩
近日,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芯电子”或“公司”)闯关上交所科创板迈出了重大一步,上会审核获得通过。
安芯电子成立于2012年10月,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芯片、功率器件和半导体关键材料膜状扩散源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功率半导体芯片是安芯电子的核心业务,致力于功率半导体芯片中FRD/FRED芯片、TVS芯片和高性能STD芯片等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芯电子自称拥有3条4英寸高品质芯片生产线,可达到年产470万片FRD/FRED芯片、TVS芯片和高性能STD等芯片的专业产能规模;在建1条5英寸自动化先进生产线,设计产能为360万片/年。
安芯电子虽成功过会,但存在风险较多,在这给投资者提个醒。
存家族企业弊端 关联交易错综复杂 报告期每年涉关联金额超千万且逐年走高
安芯电子股改后,汪良恩持有公司股份为 10,946,900股,占比35.99%,汪良美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为7,800,000股,占比25.64%。二人合计持有 61.63%的股份,汪良恩与汪汪良美为公司实控人,且两人为家族两兄弟。
由于安芯电子主要由汪家人把持,公司运营中,家族企业的弊端暴露的比较明显。公司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就是例证。
报告期内三年间,安芯电子在产品销售、材料采购、食堂餐费、低值易耗品采购、农产品采购、招待用酒采购、茶叶采购、设备采购、房屋租赁、管理人员薪酬、股权交易、专利转让等各项交易中皆存在关联交易。从这些繁杂的类目来看,安芯电子家族企业氛围浓厚,“沾亲带故”的迹象明显。
安芯电子在报告且内关联交易金额一直保持在千万级以上,且逐年走高。具体数据为:2019年,关联交易金额近1100.00万元;2022年关联交易为1452.69万元;2021年关联交易金额为1620.58万元。
在众多关联交易中,部分交易的定价公正性也受到质疑,利益输送的事实难以掩盖。
有网友质疑,公司IPO上会在即,方月琴作为公司财务总监,能获得跑步入场的机会,就是其与实际控制人存在“沾亲带故”的关系。方月琴系实际控制人汪良恩、汪良美之姐姐汪小美之子之配偶。另外,也有网友质疑,公司小卖铺出租给关联方多年,小卖铺覆盖安芯电子数百名员工的消费,每年租金仅0.92万元,合计每月租金仅为767元不到,并且三年都未曾涨租金,如此好事,又是汪家的哪个“皇亲国戚”在经营?
管理层诚信存瑕疵 财务数据受质疑
安芯电子报告期内的2020年,恒生科技因犯串通投标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恒生科技因串通投标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恒生科技的法人代表及董事长正是安芯电子的实控人只有的汪良美 。目前汪董已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其他家族内部成员。青阳县人民法院(2020)皖 1723 刑初 69 号《刑事判决书》认定:“被告单位安徽恒生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其他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承担人为吴双凤、王敬玉、王成”。蹊跷的是,作为法人和董事的汪良美却能全身而退。
在问询函中,监管部门也曾关注过该问题。有人称道:“上述《刑事判决书》的内容,汪良美既非该起案件的被告人,亦非该起案件中被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故不存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但是上述“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所在的公司法人代表是实际控制人汪良美,作为企业第一责任人,没有把企业带向好的方向,发生法律风险后,为了脱离干系,确保“安芯”上市,自己把涉及法律风险的公司股权转让给其他家族内部成员,幕后控制人并没有实质变化,只是手段更加高明,更加隐蔽而已”。汪良美此番做法虽然保全了资金,但让投资者对其诚信多几分质疑。
另外,在财务数据方面,安芯电子也存在粉饰数据的嫌疑。
首先,发行人报告期功率器件汇总销售量大于器件产量,与发行人业务模式和收入确认规则不符,销售数据涉嫌存在虚增的情形。从安芯电子公布的数据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器件产量(含受托加工)为23.63件/套。但在同期内,销量却高达25.57,件/套,与实际产出数量有矛盾。
其次,安芯电子疑似利用第三方虚构业绩。上海艾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艾续),是发行人的第二大供应商和客户双重身份。据查,上海艾续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参保人数3人,小微企业,于2018年成立开始即与发行人发生业务往来,2018 年至 2021 年发行人向上海艾续销售芯片,上海艾续将芯片委外加工为功率器件产品后又返售给发行人,再由发行人销售给最终客户。与上海艾续的交易安排中销售的最终客户发往艾尔多土耳其、巴西采用 DAP 方式;发往艾尔多美国,采用 CIF 方式;发往艾尔多中国大连工厂,采用 DDP 方式,在上海艾续境内毛利率38.16%,发行人境内外一共仅13.47%的毛利率情况下,这几种贸易条款均对发行人不利:还需承担境外运输风险和相关成本。在毛利极低的前提下,把中间利润转移给上海艾续,直接让人怀疑利益转移的动机,是否发行人的关联关系,抑或发行人通过体外循环的外援,套取资金实现货款回笼,最终达到虚增收入和利润的目标。
报告期内,工程项目未批先建违规、环境污染被环境科学学会起诉
《融信财经》调研发现,安徽池州广播电视台曾在2021年5月份报道,5月26日,池州市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第八个项目就是安芯电子的“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项目”。新闻报道,该项目耗资2个亿,主要用于购买厂房、购置扩散炉、自动刻蚀机、自动涂布机等研发制造设备约600台/套,建设两条全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年产360万片5英寸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
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建设工程开工前需要办理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建设工程报建等相关手续。相关项目在开工建设前需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文并予以公示。
然而,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资料显示安芯电子获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日期为2021年9月,并于22日予以公示。此时离安芯电子“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项目”开工建设已过去4个月时间之久,安芯电子的“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项目”事实上存在未批先建的客观事实。
另外,报告期内2021年,安芯电子及苏州宝典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等一众个人及法人被九江市环境科学学会起诉,案由为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根据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民事一审裁定书信息显示,2021年底,该案因九江市环境科学学会撤诉而结案。至于关键时间节点九江市环境科学学会为什么会撤诉,我们不得而知。